就房屋防水而言,外牆是最主要的施作部位之一,其重要性不言可喻。在台灣房屋的外牆修飾絕大部分選擇貼磁磚的方式處理,因此外牆防水的第一道防線自然就落 在磁磚身上。 國產的磁磚擔任外牆防水的先鋒值得誇獎,可謂物美又價廉;以國人慣用的還原磚、方塊磚以及丁掛磚而言,其材質主要介於石質與瓷質之間。根據CNS國家標準 的規定:石質面磚的吸水率6%以下;瓷質面磚的吸水率1%以下。再依台北市政府有關外牆磁磚施工規範的要求,其外牆磁磚吸水率應在3%以下。

理 論上,我們應可放心的讓磁磚擔任外牆防水先鋒的角色(請注意,並不是說只要貼磁磚就可以防水了,因為”水”確實是一個難纏的傢伙;就如同打仗一樣,先鋒部 隊能夠殲滅敵人9成以上的戰力,就算圓滿達成任務,剩下的,同僚就可以比較輕鬆的繼續奮戰,而且打贏的機率也會增加許多)。然而事實上並非如此,因為一起 跟它並肩作戰的伙伴,也就是填縫料卻不勝任。

知道嗎?目前絕大部分的磁磚溝縫,所用的填縫材料(俗稱縮乓土),真的很像我翻譯用的字” 縮、乓 ”,不僅會臨陣退縮(水泥漿的乾縮),打開一條通路讓水可以長驅直入,而且是缺了腿的殘兵敗將(水泥漿的孔隙大),其吸水率可高達20%以上。 各位,當磁磚正在和狂風暴雨奮戰的同時,縮乓土卻像吳三桂引清兵入關一樣,大開方便之門,所以你、我房子的牆壁滲水應該不奇怪吧?!

既 知 道是填縫料出了問題,那麼把它換掉不就搞定了,但因市場慣用的縮乓土一包售價才150元左右,而能降低吸水率至5%以下,與磁磚相匹配的產品,卻由於主要 配方為進口貨,售價要200~300元,甚至更高,造成業界普遍捨不得用(也有部分是因為還不知有這樣的產品問世,CNS就還沒對其作進一步的規範)。

在台灣尤其北部,舉目所見外牆白華、吐白的房子比比皆是(不只是小建設公司蓋的喔),為了每坪區區增加50元的費用,值得嗎?希望低吸水率的磁磚填縫料普及後,台灣房子的外牆能夠乾乾又淨淨,不要再讓住在其中的同胞一屋無限的困擾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op456852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